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望夫云1
释义
望夫云1

白族民间传说。流传于云南大理一带白族民间。传说叙述了南诏公主和青年猎人爱情悲剧的故事。南诏王美丽的公主厌恶宫廷生活的沉闷、空虚,向往真正的自由、幸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英俊、勇敢的穷苦猎人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热烈相爱。南诏王决定将公主许配给大将军,公主听到这意外消息,逃出宫廷,与猎人一起来到苍山顶的玉局峰。南诏王得知,怒不可遏,请来罗荃法师施展法力降雪封锁苍山,欲将公主和猎人冻死。公主冷不可耐,猎人知道罗荃法师的八宝袈裟冬暖夏凉,决心去拿来给公主御寒。回来经过洱海上空,被罗荃法师发现,并将他打入洱海,变成石骡。公主久盼猎人不归,忧愤而死。死后化为一朵白云,人称“望夫云”,每年八、九月间都要出现在玉局峰上。此云一旦出现,洱海上空风暴骤起,海面白浪滔天,直到吹开海水,看到石骡,风才平息,望夫云也才消失。这就是口头流传的《望夫云》传说中比较普遍、也比较完整的一种。

除了口头流传,《望夫云》的书面记载,见于《大理府志》和《大理县志稿》:“俗传昔有人贫困,遇苍山神授以异术,忽生肉翅,能飞。一日,至南诏宫,摄其女入玉局峰为夫妇,凡饮食器用,皆能致之,后问女安否,女云太寒。其人闻河东高僧有七宝袈裟,飞取之。及还僧觉,以法力制之,遂溺水中。女望夫不至,忧郁死,精气化为云,倏起倏落,若探望之状。此云起,洱河即有云应之,飏风大作,舟不敢行,人因呼为望夫云,又呼为无渡云。”(《重印大理府志·精气化云》)由于记录者有意的取舍增删,传说的精神实质已大有改变,爱情主题已大大淡化。建国以来,徐嘉瑞、李星华、杨美清、杨庆文等人曾分别对此一传说作过搜集、整理,均题名为《望夫云》。由于《望夫云》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十分富有诗意,引起了诗人、作家们的极大兴趣。目前,以“望夫云”为题写成的长诗有5部:徐嘉瑞写的长诗《望夫云》(初载《边疆文艺》,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鲁凝写的长诗《望夫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徐迟写的长诗《望夫云》(见诗集《美丽·神奇·丰富》,作家出版社出版),杨美清写的长诗《望夫云》(见《火把节》一书,作家出版社出版),公刘写的长诗《望夫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晓雪等人以“望夫云”为题创作的短诗有20多首。云南省京剧团、滇剧团、大理州白剧团等曾以京剧、滇剧(杨明编剧)、白剧(杨美清、陈兴编剧)、歌剧(徐嘉瑞、郑律成合作)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1959年1月号的《中国电影》、1960年的《延河》,也分别刊登由徐嘉瑞、公刘、林予等人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望夫云》。

夏琯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