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懋澄 |
释义 | 宋懋澄1572—1622 明代诗文作家。字幼清,号稚源,一作自源。华亭(上海松江)人。他从年青时就“慕战国烈士之气,祠赵相虞卿于家”,独以侠闻,跌宕于酒以自豪。他仕途蹇涩,布衣终身,到处漫游:“平生居燕者十之五六,居吴门者十之三四,若齐,若秦,若汴,若豫章,若楚越,皆居焉。其客吴门也,夜半取道湖泖间,双浆若飞,巨舰中燃两桦烛,衣冠危坐,盗贼望见,以为神人,不敢犯。”(吴伟业《宋幼清墓志铭》)。 其文富有传奇性、新闻性、现实性。如《负情侬传》就是记述了当时轰动甚广的社会事件,述说教坊女子杜十娘因情人负心而怒沉其积累的百宝箱的故事。《葛道人传》带有激情地描写了一位反对“矿税”的市民“英雄”。正因为其文有这样特点,有些篇章被小说家所利用,使他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也有一定地位。对其文的艺术特点,黄宗羲曾评论说:“曲折波澜之中,加以脂粉,亦多异闻小说。”(《明文授读》)“曲折波澜”道出其结构上的特长,如《钱氏剑策序》,由于诗集作者是位高僧,取名又为《剑策》,所以作者开头引述了历史故事、佛家典故,甚至有荒诞、想象之辞,使文章增加了扑朔迷离的氛围,文气也跌宕多变。加以脂粉,实说明其文追求词采,如《游华阳洞天记》形容“醉绿酡红,连娟静对”的旷野,“如油壁窗中,高张银烛,悄然歌舞初罢”,就体现着这样特点,多异闻小说正说明其文有较多的富有奇趣的细节描写。如《叔父参知季鹰公行状》,为了说明他叔父为官的刚正,一口气就枚举了许多琐事。这样的散文,牺牲了简洁,却换来了具体、生动。他亦能诗,但无甚特色,远不及其文。著有《九籥集》。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0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