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宋金杂剧考
释义
宋金杂剧考

古代戏曲研究著述。胡忌著。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出版。宋杂剧和金元院本是宋、金、元时代流行的戏剧,它们的本质极其相似。宋杂剧渊源于唐,元院本一线传到明清,就我国戏剧史的整体来看,宋杂剧和金元院本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过去不为人重视的缘故,很难认清它们的真相,在我国戏剧史上留下一大段空白。如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作者对元杂剧的偏爱,使该书的论述重点偏于元杂剧,对宋杂剧和金元院本只作了十分简略的说明。其后叶玉华《院本考》、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曾涉猎于这一问题,但前者视其为“小戏”,后者视其为“伎艺”,仍未对宋杂剧和金元院本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作出公允评价。有鉴于此,该书作者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分《名称》、《渊源与发展》、《角色名称》、《内容与体制》、《其他》5个章节,对有关宋杂剧和金元院本的各方面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宋杂剧和金元院本的具体演变过程,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作者掌握了一些王国维时代不具备的资料,如后来发现的《永乐大典》南戏3种,《九宫正始》、《也是园古今杂剧》等,经过细致、认真的考据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宋杂剧、金元院本在戏剧史上的价值,并试图对我国戏剧史上的某些问题作出解答,如宋杂剧的戏剧地位,南戏的渊源、角色分类及其系统,南戏繁荣的经济基础以及院本体制的分析等。作者根据庄绰《鸡肋编》所提供的戏剧赛演事实,《清明上河图》所画的戏台演剧情况以及观众形象,《东京梦华录》所载连演《目连救母》杂剧诸种资料,认为宋杂剧决非十分简单的戏剧形式。作者认为,从宋元戏剧的发展来看,是先有宋杂剧(直接传递到金元明院本),次有南戏,再次是北曲杂剧。宋杂剧和金元院本是宋元南戏和元代杂剧的先驱。南戏的产生,正是直接继承了唐宋以来传统戏剧的演出与各方面条件的配合影响,而又加以发扬的结果。南戏兴起后,宋杂剧并未完全没落,金元院本继承了宋杂剧的搬演方式在民间流行了很长时间。作者提供的资料和所作的分析为进一步理清中国戏剧发展的脉络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赵景深曾评此书说:“胡忌从元代杂剧和宋元戏文中寻出宋金杂剧的遗痕,替后来的研究者开辟了一条道路。”(《戏曲笔谈·宋金杂剧考评介》)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94-31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