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宋诗研究
释义
宋诗研究

古代作品研究著作。胡云翼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12月出版,是王云五主编《国学小丛书》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了唐宋诗的异同,宋诗的背景及其特色,宋诗的发达及其派别,宋诗的革新运动等问题,并专章阐述了北宋诗坛的四大权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以及苏门诗人和江西诗派诗人的作品。作者认为,宋人在恶劣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坛风气等完全不适合诗的发展的景况中,在创造方面虽没有唐人的伟大,但在诗的研究方面却比唐人深刻进步。在汲取唐诗营养的基础上,宋诗格外整炼有规矩,描写趋于细致、冲淡。题画诗异常发达。因此,宋诗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在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对于宋诗发达的原因,作者从君主的提倡等外部原因和诗体的尊严等内部原因两方面作了分析。并划分了宋诗的派别,即以杨亿等为代表,宗李商隐的西昆体;以寇准为代表,宗晚唐的晚唐体;以王禹偁等为代表,宗白居易的白体;以欧阳修、梅尧臣等为代表,宗杜、韩的唐体;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元祐体;以陈师道等为代表、宗黄庭坚的江西诗派;以程颐、张载等为代表,宗邵雍的理学派;以徐照等为代表、宗晚唐的永嘉派,以刘克庄等为代表、宗五代的江湖派。作者依时代次序,将宋诗各种派别变迁的脉络,各派的领袖与作者、各派的特色与作风及作品的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

下编论述南宋诗坛,共计8章,依次为南渡的诗坛、爱国诗人陆游、田园诗人范成大、白话诗人杨万里、反江西派的诗人、晚宋诗坛、宋诗之弊、南宋诗人补志。作者认为,南渡诗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一改江西派那种貌作古怪、内容浅薄的作风,而变得悲壮激越、深刻苍老,能够表现极深刻的感慨。其后陆游更不断地高吟着悲壮的爱国诗。但自偏安既定,南北暂时妥协的局面造成以后,一般诗人都轻轻地便把社会和国家忘掉了,回头走到象牙之塔中去高歌。直到晚宋,受了外来民族压迫的刺激,才呈现出一种激越悲壮的空气,替晚宋诗坛披上一层异彩。

该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研究宋诗的著作,资料较为丰富,分析较为细致,比较清楚地勾勒出宋代的诗坛风貌。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9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