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杨朔
释义
杨朔1913—1968

现当代作家。原名杨毓,字莹叔,1937年以后改用此名。山东蓬莱人。青年时期曾在哈尔滨工作,并从事翻译工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抗战初期,作者辗转于上海、武汉、延安、广州等地,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1938年写了以抗日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先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次年由生活书店出版,是他的第一部小说。1939年奔赴华北抗日根据地,随同八路军转战于山西、河北,写了一些反映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与斗争事迹的通讯报导,后来收在《铁骑兵》集子里。此间,他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如《大旗》、《霜夜》等,收在短篇集《月黑夜》里。1942年春,从敌后回到延安,曾在中央党校学习3年多。抗战胜利后,曾去宣化龙烟铁矿深入生活,写了反映矿工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时期,转入晋察冀野战军,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随军转战于晋察冀地区,写了不少反映人民解放军战斗生活的通讯报导和短篇小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北黑线》,此外还写了反映华北解放战争的中篇小说《望南山》和《北线》。

1949年北京解放后,他奉调到铁路总工会工作,曾写了反映铁道兵团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锦绣山河》。50年代初,朝鲜战争开始,他随志愿军入朝。《三千里江山》,就是他以亲身的感受写下的反映中国工人阶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崇高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的作品。此外,他还写了许多通讯和特写,后收入《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从朝鲜回国后,1955年转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曾先后到大西北和东南沿海等地参观,写出了一些歌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散文和通讯,如《石油城》、《戈壁滩上的春天》、《厦门港的风浪》,还写了青少年读物《雪花飘飘》。1956年后,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访问了欧、亚、非很多国家,同时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出版了《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海市》、《生命泉》等散文集,还出版了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风雨》。1968年8月,遭“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他一生创作以散文成就为大。他的散文“结构谨严,层次分明,遣词造句精炼别致,富有诗的意境,有他独特的风格”(林林:《杨朔散文选代序》)。

刘普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