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弦
释义
张弦1934—

当代作家。原名张新华。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抗战爆发后举家定居南京,随其母在经济窘迫中度过少年时代。他上初中时即喜爱文学,1948年在南京的报纸上发表杂文《挤》讥讽时弊。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冶金机械专修科,分配至鞍钢设计公司工作。1956年调至北京钢铁设计院。同年11月,在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指导下创作的电影剧本《锦绣年华》发表于《中国电影》,同时开始短篇小说创作,发表《甲方代表》、《最后的杂志》等,并将前者改编为电影剧本《上海姑娘》。写于同时期的中篇小说《苦恼的青春》,因为塑造了思想僵化的团支部书记李兰形象,未得发表,作者就成了“右派”。1961年调任安徽马鞍山钢铁设计分院技术员。1963年,他与人合作的越剧《莫愁女》被搬上舞台。同年调马鞍山市文化局任专业编剧。后加入中国作协、剧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1983年调任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新时期,他在短篇小说创作、电影剧本创作和改编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张弦较集中于恋爱婚姻领域的开掘,作品深沉、严谨。其中赢得较高评价或引起热烈争议的小说有《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银杏树》等,前二篇还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他编剧的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青春万岁》、《秋天里的春天》、《湘女萧萧》、《井》等社会反响较强,并在国内外各类评奖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使张弦获最佳编剧电影金鸡奖。作品集有中、短篇小说集《挣不断的红丝线》,《张弦电影剧本选集》,《张弦电影文学剧本新作选》。

张先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8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