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赵式铭
释义
赵式铭1872—1942

近现代白族学者兼诗人。字星澥,号弢甫(一作弢父)。祖籍云南剑川。出身于书香门第,光绪丁酉科(1897)落第后,从事教育工作,做过小学堂校长,创办过《丽江白话报》和《永昌白话报》,后充《云南日报》编辑。宣统二年(1910)应礼部考试后,到四川灌县任都江堰治河通判。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曾当了半年县令,后又协助周钟岳(惺甫)编纂《云南光复志》。1916年随赵藩到广州,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其间参加了文学社团南社。1924年前后,又参加章太炎等人发起的苏州国学会。由于政治上的不得意,后来返回云南。1932年至1942年任通志馆副馆长、馆长,通志副总纂、总纂。他的著作,除收入《新纂云南通志》的《白文考》、《爨文考》、《么西文考》等编外,其余均未刊行。为《云南光复纪要》撰写的《光复起源篇》、《建设篇》、《西征篇》等已辑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其他著作,诸如《滇志辩略》、《汉书志注补》、《汉书传注补》、《睫巢诗稿》、《睫巢诗稿补遗》、《希夷微室诗钞》、《睫巢文稿》、《睫巢楹句》、《睫巢随笔》均系手稿。

赵式铭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是他的旧体诗和古典诗歌理论。他的诗,多是传统的五、七言近体诗,也有少量自由诗,诗风深受杜诗影响。其内容可分为4类:一是吟咏山川景物,如《澜沧江铁索桥》、《望雪山》、《丽江黑龙潭》等;二是赞颂人民抵抗外侮、讥讽时政、感叹人民疾苦,如《碧鸡行》、《沪上捷·闻日寇将白川被歼》、《失题二绝句》、《失题》、《旺儿四首》、《秋雨叹》等;三是抒发情怀、记述个人及家庭遭遇,如《书愤寄适儿昆明》、《闻国府移重庆》、《六十自述》等;四是与友人唱和之作。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他的《睫巢随笔》中。其主要观点是:主张“诗从肺腑出”,反对虚假空洞、矫揉造作;发挥“诗言志”传统观点,主张“作诗必主谏,主谏必隐名”;诗人写诗要“文称其人”,意贵“独得”。主张评论作品要顾及全篇,反对断章摘句,“刻意指责。”

罗伟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8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