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赵执信
释义
赵执信1662—1744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益都(今属山东)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右善赞兼翰林院检讨,并担任《明史》纂修官。他少年得志,有异才,负奇气,好饮酒,有狂士之名。康熙二十八年,因在“国丧”期间观看洪昇《长生殿》的演出,被革职。其后50余年中,飘泊江湖,徜徉山水。

赵执信论诗推崇冯班、吴乔。他本人虽是王士禛的甥婿,却对王氏“神韵说”深表不满。他在自己的主要诗论著作《谈龙录》中,曾论及二人在诗歌主张上的根本分歧。他说,王士禛认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而自己却认为“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可见,王士禛所强调的是无迹可求、虚幻缥缈的诗境,而赵执信强调的是实实在在、历历可辨的诗法,主张诗中“须有人在”,“诗以言志,志不可伪托。”他们二人一个重神韵,一个重肌理。

赵执信的诗基本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有较强的求实倾向。一些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揭露了官吏欺榨百姓的罪恶行径,对劳苦百姓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如《两使君》:“侬家使君已二年,班班治绩惟金钱。可怜泪与髓俱尽,百姓吞声暗望天。”又如《甿入城行》,写苏州农民不堪忍受官府的压迫,冲进县城:“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还有《水车怨》、《吴民多》、《纪蝗》、《后纪蝗》等诗篇,也都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赵执信写得更多也更有成就的,还是那些借景抒情、自写怀抱的作品。这类诗大都写得笔力劲健,气势豪放,风格劲峭,如《晓过灵石》:“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妆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以及《山行杂诗》4首,《出都》、《咏江岸拒霜花》、《冷泉关》等,无不格调凄清遒劲,自然而有风致。他的一些写景绝句,以清新淡雅、飘逸洒脱取胜,如《昭阳湖行书所见》:“屋角参差漏晚晖,黄头闲缉绿蓑衣。倦来枕石无人唤,鹅鸭成群解自归。”描绘出一位怡然自得、沉浸于自然美景之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望匡庐不可见》写舟行鄱阳湖时望庐山的感受,自然流畅,情趣盎然。从总体上说,赵诗追求的是清真高直,而含蓄蕴藉不足,吴雯为其诗所作序中说:“结体清真,脱去凡近,”“直而不俚,高而不诡。”

著有《饴山堂诗文集》,凡诗19卷、文12卷。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83-428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