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檀弓
释义
檀弓

《礼记》篇名。大约写定于战国中期,全篇由七八十个小故事组成,内容涉及春秋战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基本思想是宣扬丧葬必须遵守礼制,提倡俭葬,反对厚殓过哀,尤其反对人殉。其故事形制简短,含义隽永,语言精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的还是传诵千古的名作。如“孔子过泰山侧”章,形容苛政猛于虎,令人怵目惊心。“齐大饥”章,只80余字,却把黔敖的倨傲,饿者的刚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写得活灵活现。“曾子寝疾”章,“杜蒉扬觯”章,以简练的文字表现出不同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理,情景宛然,笔法多变。“孔子早作”章,“晋献文子成室”章等,还嵌以诗歌、韵文和排语,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抒情色彩。《檀弓》的语言技巧,古人十分重视。有的篇章,言近旨远,婉转蕴藉,曲折尽情。如“申生之死”、“重耳对秦客”、“赵文子观于九原”等篇,有人认为胜过《国语》《左传》的相同记载。从南宋谢枋得起,有许多评点家对《檀弓》的文学价值进行评点。近人总结说:“《檀弓》有三长,非他书可及:一日蓄意,二日布疑,三日流韵。”“他文之佳者,借境写意;《檀弓》之文,境中蓄意,而意无不具。”(《檀弓精华》)说明其艺术上确有过人之处。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5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