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孤儿记
释义
孤儿记

近代文言章回小说。14章。平云著。小说林社(上海)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版铅印本。卷首有同年闰四月(1906年6月)作者《绪言》、《凡例》和《缘起》。卷末有作者《识语》、《附录·谈余剩义》。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1961年4月由中华书局〔北京〕出版)。

书叙有一个山村名叫黯淡村,上世纪本来极其繁华,而今变得破旧不堪,人烟稀少。村里有一个孤儿,名叫阿番,3岁死了父亲,不到10岁又死了母亲。他虽有个叔父,却是个鄙吝小人,只因贪图长兄的几间破屋,又可把阿番当作不出工钱的雇工,所以才收养了阿番。从此阿番便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他以一个十来岁的儿童,却干着连大人也难以承受的活计,从砍柴、牧牛,到刷锅、洗碗,全放在他一人身上。而吃的是猫犬之间的残羹剩饭,而且常常不能吃饱。睡的是钻风漏雨的阴暗破房,唯有老犬相伴。至于挨打受骂,更成了家常便饭。他的唯一享受,是偷偷到母亲坟前哭泣,或是暗地与村中一位老鞋匠谈心。不料他的这一秘密被叔父发现,遭来一顿毒打。阿番逃到深山,以穴居食果为生,再加老鞋匠不时送些食物,幸而不死。后见寒冬将临,山野不能再住,于是老鞋匠把他领回,并教以修鞋手艺,以为将来谋生之计。从此一老一少,相依为命,阿番的手艺也渐渐学成。于是老鞋匠把仅有的两枚银元和《永劫记》一本,以及修鞋工具若干,通统送给了阿番,让他到别处谋生。谁知富人只穿新鞋,穷人又无鞋可修,阿番的修鞋手艺毫无用武之地。不得已而帮人种田,却又大病一场,病好农事已完,终于沦为乞丐。后来加入盗伙,被捕判刑。因恨狱吏虐待,将其打死,被判死刑以终。

作者在《绪言》中说:“弱小之国慑于强暴,祸患频仍,而又苦于呼吁无门,则由渐而习,戚戚之忧,乃或转为浩浩。人方称以为异,而不知积弱之民,非神明与体质并进于顽,万无能幸存于一日。此孤儿之国民所以可悲也。”《孤儿记》正是用一个孤儿的悲惨遭遇,来警醒“积弱”的亿万同胞,若不奋发图强,中国“万无能幸存”于世界,中国人民也将难免于孤儿般的命运。作者的出发点甚好,但本书实难承担如此重任,它的主要价值,只在于它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某些真实情况,如胥吏的凶残,农村的凋敝,人际关系的冷漠等。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68-406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