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白珽
释义
白珽1248—1328

元代文学家。字廷玉,号湛渊。钱塘(浙江杭州)人。早慧,8岁就能赋诗,习为科举业,未中举而南宋亡国。入元后文名颇著,丞相伯颜及程钜夫前后举荐,都辞而不受。至元年间,李衍在江浙行省任职,举荐白珽为太平路儒学正,不久就摄行儒学教授。又转任常州路儒学教授,升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任职期满,署淮东盐仓大使,曾养病海陵。官终兰溪州判官。致仕后结庐西湖金沙滩,门前有泉,名为湛渊,并以为别号。晚年归隐栖霞山,又号栖霞山人。白珽早年曾以“唐楚友”之名,中月泉吟社第18名,宋末与仇远同以诗知名,入元后2人皆应举荐出任教职,仕途坎坷,晚年归老湖山。宋代遗民刘辰翁称赞白珽的诗“不为雕刻苛碎”,“有云山韶濩之音”(宋濂《白公墓铭》)。白珽有《湛渊集》,诗、文各20卷,早已亡佚。今存白珽诗文集《湛渊遗稿》3卷,是清人沈景梁辑。另著有《湛渊静语》2卷,今存。《元诗选》二集选入白珽诗48首(其中包括两首联句)。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2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