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九龄
释义
张九龄673—740

唐代诗人。一名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武则天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又中制举拔萃科。授校书郎。先天元年(713),唐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章之士,亲加策向,张九龄中高第,进左拾遗;未久,又调左补阙。与右拾遗赵冬曦主持吏部考选,以公允著称。开元十年(722)迁司勋员外郎。其时张说为宰相,对张九龄极为器重,与之连宗,赞之为“后出词人之冠”。开元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封曲江县男。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宇文融、李林甫弹劾罢相,张九龄也被出为冀州刺史,后转桂州都督,兼岭南道按察选补使。张说当初曾推荐张九龄可备顾向,张说死后,唐玄宗思其言,召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适逢起草赐渤海国诏书,朝堂无人胜任,张九龄援笔立成,即转工部侍郎、知制诰。开元二十二年任中书令。为政贤明,有蹇谔之节,常直言玄宗得失。安禄山曾因兵败被押赴京师,张九龄力主杀之以绝后患,玄宗不听。其时李林甫亦在相位,对张九龄极为忌恨。李林甫荐举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以为不可,李林甫乘机进谗,玄宗乃于秋日赐张九龄白羽扇,以示其无用,由此被疏远。开元二十四年罢知政事,改尚书右丞相。次年,又因所荐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唐玄宗,张九龄被牵连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请还乡拜墓,遂卒,终年68岁。张九龄不仅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玄宗曾对左右说:“每见张九龄,精神顿生。”此后每进用一人,先问“风度能若九龄乎?”安史乱起,玄宗在成都思其忠,为之泣下,作《谪仙怨》,其音怨切动人。杜甫亦曾赋《八哀诗》以寄意。

张九龄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子昂)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九龄)继续而诗品乃醇。”(《唐诗别裁集》卷1)名篇有《感遇》12首,《杂诗》5首。五律则多抒怀之作,诗风清新,情景俱佳,名篇有《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20卷,今有《曲江集》20卷(别本12卷)传世,当系源于旧本。《全唐诗》卷47至49存诗3卷;《全唐文》卷283至293存文11卷。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