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保卫延安
释义
保卫延安

当代长篇小说。杜鹏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6月初版(“解放军文艺丛书”第一本);1956年1月修改再版;1958年12月3版,有《后记》;1979年4月4版,卷首有冯雪峰代序《论〈保卫延安〉》,卷末有作者《重版后记》,1984年12月出版建国35周年纪念本;四川少儿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少年版。它是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描写延安保卫战。作者当年作为随军记者,在西北战场参加了数十次战斗,写下了200多万字的战斗生活日记。1949年解放大西北战争结束,作者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先写成100万字的报告文学,后9易其稿完成此作。作品在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西北战场的广阔背景上,以周大勇英雄连队为描写中心,着重反映1947年3月至9月关键性半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几个重大战役,歌颂了毛译东的战略思想以及人民军队、陕北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书分8章。第1章描写周大勇连队随纵队奉命从山西出发,日夜兼程越过黄河向西挺进,参加延安保卫战。面对敌机狂轰滥炸下老百姓的惨痛伤亡,尤其是目睹中共中央、毛泽东从延安撤出,他们心情沉重。在他们明白了放弃延安是为了保卫延安的道理之后,决心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在撤出延安的第6天,便取得青化砭伏击战的胜利,歼灭骄狂敌人4000余人。第2章描写蟠龙镇攻击战,歼敌6700人,敌军将领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错误的仗”。第3、4、5章描写陇东高原上、大沙漠中、长城线上的艰难行军和浴血奋战。第6、7章描写沙家店决战和九里山反击战,重创敌军之后,西北战场形势从防御转入进攻。第8章写周大勇奉命率部直插劳山,关住延安大门,彻底埋葬来犯敌人,取得延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者周大勇、王老虎的形象,同时塑造了旅、团、营、连各级指战员,包括炊事员在内的英雄群象,特别是第一次成功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战场延安保卫战前线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光辉形象。全书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激情,气势宏伟。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几年内发行100万余册,成为国内文科大学中文系的精讲作品,部分章节被选入各类教科书,国内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推荐和评论文章。冯雪峰称这部小说“描写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是一部“革命战争的史诗”(第4版《序》)。作者曾因这部作品经受磨难。1959年以后,本书被停止印行。1963年文化部下令“就地销毁”。1966年后被打成“反党小说”、“大毒草”,作者因此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1976年后作者和小说才重新得到肯定。该书曾被译成英、俄、越南文及蒙、朝、藏、维吾尔、哈萨克文出版。

朱家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2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