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音 |
释义 | 潘音1270—1355 元代诗文家。字声甫。新昌(今属浙江)人。生当10岁时,听到宋将张世杰在崖山全军覆灭,宋帝投海,曾数日昏迷绝食。入元之后,他绝意仕进,衣服礼制,仍从南宋之规,以胜国遗民自视。早年曾以野菜为食,后来躬耕世田10余亩,完全自食其力。筑室于南洲山中,题其居室为待清轩。或劝他居家著述,他说:四书五经“先儒所言备矣,吾何以注脚为”?在闲居时,常以诗歌表达自己悲愤慷慨之志。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诏征天下遗逸,廉访使曾敦促他应征,他固辞不行。死于至正十五年,享年86岁。经过元末战乱,他的遗作大多散佚。明嘉靖年间,他的七世孙潘日升搜葺其遗稿及《读书录》,一并刊行于世,名为《待清轩遗稿》2卷。清康熙年间,顾嗣立辑《元诗选》,依据《待清轩遗稿》,在初集中选入潘音诗16首。但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待清轩遗稿》已不见传本。《元诗选》初集所选潘音诗,主要是五七言近体,诗中多有表达不忘故国,安贫乐素的志趣的辞句,读之颇为感人。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8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