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渡易水歌 |
释义 | 渡易水歌 战国时歌辞。又名《荆轲歌》。卫人荆轲作。见《史记·刺客列传》。现被收入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一书中。《史记》载: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渡易水歌》即指荆轲唱的两句歌辞。此歌较先秦其他歌谣传诵更广,其原因主要在于上下文的渲染和对荆轲其人其事的关注。 星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4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