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大樽 |
释义 | 宋大樽1746—1804 清代诗人。字左彝,号茗香。仁和(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曾入京师,官国子监助教。后以母老引疾归乡。晚年隐居西湖而终。性格豪放,喜饮酒,善鼓琴,好出游佳山水,终身不治家产。他的诗歌由学唐人入手,上溯汉魏六朝及古歌谣。近体明快清丽,长于写景抒情,风格近唐人;古诗苍劲质朴,不假雕饰,得汉魏诗遗风。代表作如《河之水》:“河之水,呜咽不成声;驱马不敢饮,中有战血腥。河之水,即是长城窟;别有逐河流,多于古战血。泪亦有时减,血亦有时干;山头望夫石,风雨年年寒。”又《逢金大》:“酒徒零落渺何之,独向春风把酒卮。今日花前莫辞醉,相逢不是少年时。”著有《学古集》、《牧牛村舍诗钞》及《茗香诗论》。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7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