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苏轼
释义
苏轼1037—1101

宋代诗文家与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生长于素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为北宋著名散文家。母亲程氏善良正直而又有学识。他们通过身教使苏轼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品德教育。

苏轼聪明勤奋,博览群书,关心现实,从童年时代起已有意于治国平天下。在他之前,范仲淹、欧阳修等针对北宋立国后的积弊曾倡导革新,受到苏轼的钦佩,他立志继承他们的事业。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随父出蜀,由褒斜道赴汴京。次年参加进士考试。苏轼名列前茅,主考官欧阳修和参评官梅尧臣都很赞赏他。欧阳修对梅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书》)进士及第后,苏轼兄弟因母亲病故返乡,没有出仕。嘉祐四年冬苏氏父子3人经三峡出蜀,沿途咏诗唱和,编为《南行集》。翌年春至京,苏轼授福昌县主簿,未赴任。嘉祐六年,苏轼和苏辙参加国家举行的一次特别考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苏轼通过他的《进策》、《礼以养人为本论》等提出了系统而全面的改革主张、苏辙在制策中也大胆地批评了时政,因此,正在谋求改革的宋仁宗很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苏轼传》)考试后苏轼虽然初仕即被授以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之职,但并没有因此而飞黄腾达起来。他的大半生实际是在坎坷生涯中度过的。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京任谏职和史官。不久妻丧父逝,又回到故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返京,以殿中丞判官告院,供职尚书省。时王安石为副宰相,正推行新法。熙宁四年,王安石晋升宰相,苏轼改任开封府判案的代理推官。他上书神宗,纵论朝政得失。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不能忍受一些朝官的诬陷,请求外放。此后几年,他历任杭州通判和密、徐、湖3州地方长官。在施政中,他常因法而便民,并在诗歌中“托事以讽”,希望有补于国。元丰二年(1071),御史何正臣、舒亶等借口苏轼反对新法,摘引他的诗文,加以曲解,罗织罪状,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苏轼被捕,关进了御史台(乌台)狱中,受到凌辱和迫害。文字狱乌台诗案由于不得人心,又遭到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苏轼被释出狱,责授黄州(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终神宗之世,未改变谪官身分。宋哲宗继位,苏轼仕途出现短暂的转机,历登州知州、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官至翰林学士。当时旧党执政,尽废新法;苏轼则主张对新法应“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策问札子》),因而引起司马光等的不满,加上受到洛党攻击,不容于朝,又出知杭、颍、扬三州。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新党重新执政,苏轼不断受到迫害,当年由富庶的扬州调往临近北方边防的定州。次年,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远贬岭南的英州,途中再贬惠州(广东惠州)。绍圣四年(1097),迫害他的官僚们觉得对他的打击还不够沉重,又责授苏轼为琼州别驾,把61岁的老人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岛。随后还派人将他赶出官舍,让他一度露宿于野外桄榔林下。直到宋徽宗即位宣布大赦,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历尽人世磨难的一代英才病逝于常州。后葬汝州郏城(河南郏县)。

苏轼思想博大,对儒、释、道哲学都有所汲取。在屡受挫折的岁月中虽然产生过一些幽忧苦闷,有时也从三家的哲理中寻找精神寄托,但都未使他改变他的坦荡胸怀和执着的人生态度。他在青年时代写的《上梅直讲书》里,十分钦佩孔子及其弟子能在困危之中处之泰然而不改其乐。他曾对皇帝说,自己绝不“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杭州召还乞郡状》)。为了实现远大抱负,他有一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他对友人说:“仆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与李公择书》)。处困境而不屈的精神也表现在他的惊人的创作力上,许多诗、文、词名篇都写于他受挫遭贬之后。几部学术著作均完成于黄州和海南岛。他的人生道路、创作道路和屈原、司马迁、杜甫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能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巨人。

苏轼多才多艺,富于创造性,在文艺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苏轼是大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擅长行楷,在师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苏体。他有精辟的绘画理论,又善画竹和枯木怪石。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苏轼以其卓越的成就与深远的影响,取得了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立的地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论文一贯强调革新。他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潮州韩文公庙碑记》),主张文章要有为而作,反对没有深刻的新内容而专在文词古奥上下功夫。认为“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答谢民师书》),并不可取。提倡文辞达意与注重文彩的统一,即要求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而美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从而促进了古文革新运动更健康的发展。他还沿着韩、欧开辟的道路把散文化的写法扩展到许多文体里去。他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象优美的散文诗。《韩干画马赞》以散文笔法写韵文,十分别致。同时他又能汲取其他文体的优点,如充分肯定陆贽的骈文,并在《潮州韩文公庙碑记》等文中浑然天成地融入一些对偶句式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人的效果。此外,苏轼还广泛地从《战国策》、《孟子》、《庄子》以及贾谊等古文家作品中获得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风,他自己概括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答谢民师书》、《日喻》、《筼筜谷偃竹记》、《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等,或抒写政见,或总结历史经验,或谈论学习,或评文论画,或记叙游历,无不内容充实,姿态横生,挥洒自如,各尽其妙。

苏轼在巩固宋诗革新成果、奠定宋诗风格、促进宋诗繁荣方面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唐诗发展到唐末已难以为继,五代、宋初,诗坛状况仍无改善。梅尧臣、欧阳修等革新诗坛为宋诗带来了生机,但他们的诗内容尚不够丰富,新颍工巧的宋诗特色尚待加强,某些作品生硬或过分散文化,没有达到“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境界。苏轼后来居上,弥补了前辈的缺陷。他重视诗歌的艺术特色,善用比喻。前人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亦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之后再加形容。”(《岘佣说诗》)苏诗还有善用议论和散文化的特点,议论时有哲理趣味,加以诗人阅历丰富,才气横溢,笔力豪放,语言清新流利,于是形成总的风格特色。苏诗现存2700多首,在作者笔下一切题材都可人诗。名篇《吴中田妇叹》、《荔枝叹》、《游博罗香积寺》、《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阳关词》、《获果庄二十韵》、《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等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描写山川之美,至今脍炙人口。它们和诗人其他抒怀、咏物、歌颂友谊的诗都以生活气息浓厚见长,显现了抒情诗主人公的风采。

苏轼的词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性。他的优秀作品既为他奠定了词史上的地位,也为整个宋词增添了光辉。《四库全书总目》说晚唐五代以来,词“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又一变”,“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苏轼词豪放之外尚有多种风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开拓了词的领域,提高了词的境界,所以刘熙载称赞苏词似杜诗,说它“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 王灼也说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苏词现存300多首,内容充实,题材多样,诸如吊古、咏怀、爱情、悼亡、友谊、咏物、山水、田园等等,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等代表作传世。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古代已有研究苏轼的专门之学——“苏学”。于1980年正式成立了中国苏轼研究学会。

苏轼著有《易传》、《书传》、《论语说》及诗、文、词集。苏集合刻本有明代《东坡七集》,共120卷。现通行《苏轼诗集》(中华书局出版)、《苏轼文集》(同上)、《东坡乐府笺》(龙榆生)。

吴庚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74-26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