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寄语中国艺术人
释义
寄语中国艺术人

现代评论文。独及(林同济)作。刊载于1942年1月21日《大公报·战国》副刊第8期。作者提出文艺要有三个母题。一是“恐怖”。“恐怖是人们最深入,最基层的感觉”。对着无穷的时空,生命看出了自己的脆弱和最后的毁灭。只有“发抖后的追求,才有能力创造”。二是“狂欢”。“狂欢是恐怖的正对头,然而狂欢必生于恐怖”。狂欢是从对“时空的恐怖中奋勇夺得来的自由乱创造”。没尝过恐怖的滋味,永远尝不到狂欢的甜蜜。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狂欢,都是恐怖。“自我”与“无穷”永远在斗法。“恐怖是无穷压倒了自我,狂欢是自我镇伏了无穷”。两者永远在斗争,没有最后的胜利。因此必须喝得酩酊大醉,要有“异性伴”。“大醉可以制造一时的幻觉,异性伴可以加强争斗的实力”。不要忘记醉酒的香和异性的美。三是“虔恪”。“狂欢是自我毁灭时空,自我外不认有存在。恐怖是时空毁灭自我,时空下自我无存在。虔恪是自我外发现了存在,可以控制时空,也可以包罗自我”,因而自我与时空的斗争就彼此收兵。这个虔恪就是对宇宙的“绝对体”的崇拜和皈依。本文是“战国派”的主要文艺观的反映,发表后曾引起广泛论争。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28-552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