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文宪公全集 |
释义 | 宋文宪公全集 明代诗文别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著。凡53卷,首4卷。有清嘉庆间刻本。此本乃清人严荣编辑,是宋濂著述收罗最为完备的刻本。《四部备要》曾据此刻本铅排行世。在此之前,宋濂著述的版本甚多。其重要版本沿革如下:(1)《宋学士文粹》10卷、补遗1卷,洪武十年(1377)郑济刻本。(2)《潜溪先生集》18卷、附录1卷,天顺元年(1457)黄溥、严埙刻本,集前有王祎序。(3)《宋学士先生文集》26卷、附录1卷,天顺五年(1461)黄誉刻本。是集合《潜溪》前、后、续3集及《文粹》等书,选择分类,得文600余篇。集前有魏骥序。此集嘉靖间曾翻刻。(4)《宋学士文集》75卷,明正德九年(1514)张缙刻本。其中实有8编,《銮坡集》10卷、《銮坡后集》10卷、《翰苑续集》10卷、《翰苑别集》10卷、《芝园前集》10卷、《芝园后集》10卷、《芝园续集》10卷、《朝京稿》5卷。集前有杨维桢、揭汯、贝琼诸人序。末有张缙后序。据后序云,此本乃宋濂手定,命其子宋燧缮录者。《四部丛刊》据此刻本影印。(5)《重刊宋濂学士先生文集》28卷,嘉靖三年(1524)安正堂刻本,此本乃重刻天顺间黄誉本,将附录2卷计入卷内。(6)《新刊宋学士全集》33卷,有嘉靖三十年(1551)韩叔阳刻本,有嘉靖三十年韩叔阳刻、明末清初递修本。(7)《宋学士全集》32卷,附录1卷,清康熙四十八年彭始搏刻本,《金华丛书》曾据此刻本印行,但增加了补遗8卷。(8)《宋学士全集》36卷,今有《四库全书》本。可以说,《宋文宪公全集》是吸收诸版本之长的集大成者。 从宋濂集版刻次数之多,亦可见其影响。四库馆臣评其集说:“《明史》濂本传称其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燕飨、律历、衣冠之词,咸以委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其文集。刘基传中又称基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濂并为一代文宗。今观二家之集,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坡。虽皆极天下之选,而以德以力,则略有间矣。方孝孺受业于濂,努力继之,然其品格,亦终如苏之与欧。盖基讲经世之略,所学不及濂之醇,方孝孺自命太高,意气太盛,所养不及濂之粹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69)对宋文特点的认识颇为允当,但其扬宋贬刘、方的看法并不正确。他们的风格不同,刘、方的成就都不比宋濂差。而且,宋濂文的精华在入明之前,入明后的宗庙大文,反而了无生气。诗更非其所长。刘基诗、文皆善长,自有宋濂不可企及之处。 王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84-318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