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长之
释义
李长之1910—1978

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原名长治、长植,笔名何逢、方棱、张芝等。山东利津人。青少年时代在山东济南读书。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并参加《益世报》副刊《前夜》的编辑工作,发表《我所认识的中山先生者》,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1931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3年转入哲学系,参加郑振铎、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编委会。次年主编《清华周刊》文艺栏,创办《文学评论》双月刊,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夜宴》。1936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华侨生、蒙藏生导师,并在京华美术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教于昆明云南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南京编译馆图书代理主任,主编《和平日报》副刊。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编《北平时报》副刊《文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文艺理论著作《批评精神》、《法国的古典精神》、《北欧文学》、《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文学史略稿》(1至3卷)、《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韩愈》、《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司马迁》等;综合性选集《梦雨集》、《苦雾集》;诗集《星的颂歌》;译诗《诗经试译》;译著《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歌德童话》、《强盗》;儿童读物《我教你读书》、《大理石的小菩萨》等。

汪大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1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