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击鼓 |
释义 | 击鼓 《诗经·邶风》第6篇。全诗5章,章4句。这首诗是戍卒嗟怨之辞。全诗以一个士兵的口吻,发出被迫长期远征不得与妻子团聚的痛苦呼声,反映了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首章写从军远征,次章写久戍不归的痛苦,3章写军心涣散,4章追忆与妻子离别时的情景,末章怨叹归期无望。全诗充满了怨愤之情。诗中“平陈与宋”是指哪次战争,历来有不同说法。《毛诗序》、《郑笺》认为指卫国州呼吁联合宋、陈、蔡等国共同伐郑之事,事在鲁隐公四年。姚际恒《诗经通论》列举6条理由,辨驳《序》、《笺》之说与诗不合,他认为是指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而卫救陈之事。史书阙载,很难确指,不必深究。方玉润说,只要认清这是 一首“戍卒嗟怨之辞”,“又何必沾沾据一时一事以实之哉”(《诗经原始》)。 颜廷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4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