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函楼诗钞 |
释义 | 函楼诗钞 近代诗集。16卷。易佩绅著。光绪年间刻本,线装6册。卷首有光绪八年(1882)易佩绅《〈函楼诗钞〉自叙》。卷9至14另有总目,且别题为《函楼诗钞续刻》。全部诗作按编年体编排,收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之诗约1200首左右。其中前14卷都有写作时间和地点的说明。卷16编辑较乱,卷首所标写作年代似与实际写作年代不符。易佩绅《<函楼诗钞>自叙》自述其写诗经过及其对诗歌的见解:“‘思无邪’一言为读诗者蔽之,‘诗言志’一言为作诗者蔽之。诗人之志不一,故诗之体不一,不仅风、雅、颂、赋、比、兴之各别也。自朝廷以至草野,人不同,则志不同言不同也;兴亡盛衰时不同,则志不同言不同也。即一人一生年有少壮老,境有顺逆,习尚学术有变迁,则其志有舒敛、忧娱、疏密,其言有华朴、险易、醇肆,其诗即不得一体也。故凡执一体以论诗者,皆谓不知诗可也。余幼读《毛诗》三百篇即喜吟咏,信口辄成。长而博诵汉魏以下诸诗,可爱者甚繁。或谓必专学一家,则非所愿也。顾始则科举之业束之,继则穷究性道与经世之务,又继则疲于军旅官司之守,不惟不能专学古人诗,抑亦不暇自工其诗,有时触而一发,仍与信口辄成时无异焉。信口成之,亦信手置之。同治癸亥(按指同治二年)以前亡于兵燹者大半,甲子(按指同治三年)以后始随时收拾,并取兵燹所余者逐年编次。”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94-409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