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鄴嗣
释义
李鄴嗣1622—1680

清代文学家。原名文胤,字邺嗣,以字行,号杲堂。鄞县(浙江宁波)人。明未诸生。父名棢,崇祯时官礼部仪制司主事。明亡后,李棢因秘密参与抗清活动而被捕,死于杭州狱中。邺嗣也被押解至定海,捆缚在马圈之内。70日后,案情才得以缓解。后再次下狱,幸得解脱。自此,他忘怀世事,每借诗酒寄托愤懑之情,常往来于僧寮野庙之中。

邺嗣富有才华,而且创作勤奋。他曾向黄宗羲学习古文,又同梁以樟一起切磋诗艺,诗文工力很深。他的古文文笔明畅,得到了黄宗羲的极口称赞。但其诗歌更胜一筹。他与徐振奇、徐凤垣、高斗权等八人合称“南湖九子”。

邺嗣写下了许多感时伤世的诗篇,国恨家仇,常流露了笔端。如《集世说诗》、《久客归》、《西陵绝句十四首》、《赠语溪曹黄门歌》等,都蕴含着难以明言的深痛。他作诗喜欢苦思锤炼,用语生新,笔力峭拔,不落俗套。特别是五言古诗,“幽冷刻深,尤为独造。”(杨钟羲《雪桥诗话》)比如写在榛莽中寻路行进的情状:“直躬碍枝干,渐伛安得仰。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出乌石山后失道》)写登山的感觉:“崩崖露云根,长风势渐饕。诸峦徐束体,始识身已高。”(《自大嵩上二十里至福泉精舍》)就都写出了独特的感受,不同凡响。但有时刻镂太过,未免生硬艰涩。

著有《杲堂诗钞》7卷、文钞6卷,今存康熙间刊本。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4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