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应璩
释义
应璩190—252

三国魏诗文作家。字休琏。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为书记,与兄应玚皆以文章见称。初为曹丕礼遇。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执政,独自专横,多违法度,应璩曾作《百一诗》讽之。对于“百一”的意思,众说纷纭,概而言之,约有4说:或以为诗有101篇,或以为诗以百言为一篇,故称“百一”,李善则以原诗序载“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一事,以为“百一之名,盖兴于此也”(以上3说均见《文选》李善注)。旧皆以李善之说为是。而胡适曾作推测:“应璩作《百一诗》,大概取扬雄‘劝百而讽一’的话的意思。”(《白话文学史》第5章)所据虽与李善注不同,结论一致,且颇切原诗辞旨。近是。《百一诗》今已不全,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辑十余首,多数已非完篇;还收有《杂诗》及断句若干,亦当属《百一诗》之类。今从《文选》所录的1首全篇来看,讽谏规劝的旨意是很明显的。所以胡适的推论颇有道理。刘勰曾评论说:“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文心雕龙·明诗》)其诗语言通俗朴质,“祖袭魏文(曹丕),善为古语”(钟嵘《诗品》)。

应璩散文,以书信较有名,所作《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与侍郎曹长思书》等,都富于文采。另外,他还奉命参加过《魏史》的修定。

原有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应玚、应璩兄弟诗文,合为一集,曰《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