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熊伯龙
释义
熊伯龙1619—1670

清代诗人。字次侯。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一甲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任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伯龙自幼博学多闻,熟悉西方天文算学,对于诗、古文,制艺也都精通。与刘子壮齐名,并称“熊刘”。他的诗多写景抒情,有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如《栾城感怀》:“舟子不敢渡,恐为逃人诡,举蒿击流民,舟中可掬指。”诗人揭露酿成这一惨剧的原因是“河北潦不干,河上工不止;肉食者何人,驱使泥沙委”。诗人警告统治者:“当日韩山童,乃自栾城起。”这一类诗直抒胸臆,文辞朴实。他的写景抒情诗,“有才气,有魄力,音响格调,犹承七子遗风”(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25)。如《重修晴川阁》:“雕栏玉柱入长空,槛外帆樯万里通。春水远来巴子国,雄风高压楚王宫。凤凰欲下箫谁引,鹦鹉无言赋独工。直拟凭虚驰八极,云霄何日羽毛丰。”纵横开阖,运笔自如,音节铿锵,气势宏大。著有《熊学士诗文集》3卷等。

徐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0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