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敦煌歌辞
释义
敦煌歌辞

敦煌遗书的文体之一。敦煌遗书内保存着大量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曲辞,曾被整理者称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曲”、“俗曲”、“小曲”或“词”,名目繁多,且容易与后代的词曲概念相混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任二北主张把敦煌遗书内的“曲子词”之类作品统称为敦煌歌辞。他认为歌辞的概念,一般指托于曲调,倚声定辞,要具备体段(即章节)、平仄(即旋律)、音韵(即节拍)等3个条件。歌辞与长短无节,不叶韵的说白、散语有别,也不同于无定调、无定韵的吟辞。其特点是能被之管弦,发声歌唱。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歌辞12类,其中有6类明确定为“歌辞”,即“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等,都生动地说明汉魏以来确有“歌辞”的存在。而敦煌遗书所藏唐五代的曲子词、大曲和佛曲一类作品,同《乐府诗集》内保存的歌辞在格调、体式上有很多相近相似之处,故有敦煌歌辞之一体。目前已发现和整理的包括专集《云谣集杂曲子》和散见于150多种唐人抄本的敦煌歌辞,总数己过1300余首(见《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张锡厚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1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7: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