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连燕堂
释义
连燕堂1939—

近代文学研究家。山东荣城人。1954年至1957年在山东威海二中读初中。1957年至1960年在北京二十二中读高中。1960年考入留苏豫备部,不久该部解散,转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攻读,于1964年按毕业生待遇留校任政治辅导员。1976年调煤炭工业部科技情报所政治处任宣传干事。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文系,攻读中国近代文学专业。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工作至今。1985年起任近代室主任兼所务委员会委员。198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兼任《文学遗产》编委、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常务理事。

连燕堂对近代诗文、小说、翻译文学均有涉猎,尤对梁启超、林纾的研究用力较多。在近代文学史的分期、洋务运动时期的文学、晚清文学革命运动等问题上,有其独到的见解。又较重视文学史料的考辨,如关于晚清诗界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谭嗣同狱中绝命书的真伪问题、“林译小说”的确切数量问题等,均曾加以考证,并产生了一定影响。共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篇目有《梁启超小说理论试评》(1983年)、《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论和诗歌创作》(1986年)、《试论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1986年)、《试论林纾的创作小说》(1987年)、《简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文学变革》(1990年)、《非晚清文学革命运动否认论》(1990年)等。其所著专著《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收入漓江出版社“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被认为是填补空白之作。又曾参加《中国近代文学百题》(1989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诗歌鉴赏辞典》(即将出版)、《中国长篇小说辞典》(即将出版)等的撰稿工作。还与丁雪英合译法国贝尔纳·瓦耶纳著《当代新文学》(198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今后拟主要从事近代翻译史的研究。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8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