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敦煌词文
释义
敦煌词文

敦煌遗书中的文体之一。敦煌词文在体制上是由韵文唱词构成,篇幅较长,语言通俗,或杂以散说,也仅作为歌唱前的说明,而不是叙述故事。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或变化为三、五、六言句,用韵时或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显示出灵活自由的特点。这种文体直接渊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歌谣,如战国时代荀子的《成相篇》,汉代的乐府民歌和受民歌影响而产生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六朝时北方民间出现的《木兰辞》,都是以诗的形式叙事言情。敦煌词文直接秉承这种古代已有的民间诗歌形式,结合当时讲唱文学用韵文部分演述故事的特点,恣意铺写而成长篇吟词,以迎合广大听众的需要。在创作手法上以情节曲折,结构严谨见长。同时还善于利用事件发展过程逐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描述的人物分别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S5441等)生动塑造出季布、周谧、朱解、汉王等人物形象,颇具小说家笔法。故事结尾时唱道:“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这与明代鼓词《大唐秦王词话》所云:“试听一代兴唐主,尽属词人话里传”,正暗暗相合,清楚表明敦煌词文与后代鼓词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张锡厚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