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何承天
释义
何承天

(370—447)晋﹑宋间天文学家﹑史学家﹑文人。原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何逊曾祖。五岁丧父,母徐氏为徐广之姊,博学,故承天幼承母训,遍览儒史百家。晋安帝隆安四年(400),为桓伟参军。元兴三年(404),刘裕等起兵讨桓玄,陶延寿遣承天与裕通款。刘毅镇姑孰,任为行参军,宛陵令。寻去职,入刘裕幕为太尉参军。入宋,补南台治书侍御史。宋文帝元嘉元年(424),谢晦出为荆州刺史,承天为其南蛮长史。三年,文帝起兵讨谢晦,晦陈军抗拒,承天颇预谋画,檄文即出其手。晦败,承天诣到彦之请罪,释不问。七年,随同到彦之北伐。寻补尚书殿中郎,兼左丞。以性刚不能事权贵,且轻侮同僚,出为衡阳内史。承天与释慧琳素相比狎。慧琳作《均善论》(亦称《白黑论》),承天赞成琳说,在衡阳作书与宗炳等反复辩难。以早年随叔父在益阳与士族不协,为州司借故纠劾,下狱,遇赦免。十六年(439),起为著作郎,与山谦之等共撰国史,纪﹑传及《天文》﹑《律历》二志均出其手。宋文帝立儒﹑玄﹑文﹑史四馆,承天主史学馆事。十七年前后,转太子率更令。十九年,立国子学,以本官领国子博士,顷迁御史中丞。是年北魏侵边,承天上《安边表》,列举边防四策,皆切实。二十一年(444),以与谢元不睦互纠,削官领职。二十四年,迁廷尉,又欲为吏部郎,以受密旨泄漏,免官,卒于家。年七十八。

承天博学多识,尤精天文﹑历算,自言精研四十载。其所改定《元嘉律》被颁为官历。又精史学,张永开玄武湖,遇古冢,出土铜斗,承天断为新莽威斗。其所撰《宋书》,为沈约《宋书》所本诸书之一。又有《春秋前传》十卷﹑《春秋前传杂语》九卷,有集三十二卷,均佚。能诗,晋义熙中尝私造《鼓吹铙歌》十五首,今存,见《宋书·乐志》。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为“深仿魏诗”,“此数首全效曹公”。其文今存三卷,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除表﹑奏等外,有《木瓜赋》﹑《白鸠颂》;又有《达性论》﹑《报应问》等,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反佛家轮回报应之说,颜延之等尝与论辩,为宋世儒﹑佛间一大公案。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