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戚元佐 |
释义 | 戚元佐 (生卒年不详)字希仲。浙江嘉兴府秀水(今嘉兴)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四十一年进士,除礼部主事。迁员外郎,会穆宗登基,诸典仪多所匡赞,迁尚宝少卿。隆庆三年(1569)五月上《宗藩七议疏》(明刊本名《礼部奏议宗藩事宜》),力主限制宗藩事宜,为时所称。又有《皇明帝后纪略》一卷(收入清顾炎武编《皇明修文备史》)。后以疾告归,家居撰《槜李往哲列传》,取嘉兴前贤自明初程本立以下共十四人,各为一传,王世贞序,后有清项玉笋续编,因称《槜李往哲前编》。善楷书,与文徵明相颉颃,画祖巨然,笔力苍劲,皆有名于时。诗则学步“七子”。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青蔾阁集》三卷,现存万历元年(1573)其门生程大约﹑胡日新校刊《青藜阁初稿》三卷,收赋二﹑拟乐府七十五﹑五七言古近体诗三百余首,王世贞序。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四录其诗一首,“诗话”云:“吾乡彭子殷(彭辂)论诗即尚‘七子’,然其诗不类也。至戚希仲,则全以‘七子’为圭臬。弇州(王世贞)‘四十子’不及希仲,何欤?”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一三录其诗十一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一四下录其诗四首。生平见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四四﹑《(康熙)秀水县志》卷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