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戚纶
释义
戚纶

(954——1021)字仲言,应天楚丘(今山东曹县)人,戚同文子。纶少时以文行知名,笃于古学。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及第,释褐沂水主簿。徙知太和县,加大理评事。当地百姓多诉讼,作《谕民》诗五十篇,采时俗耳目所见之事,为通俗易晓之语,俾之讽咏,以申规劝,逾年狱讼大减。迁光禄丞。坐勘陈州狱失实,免官。著《理道评》十二篇,为钱若水﹑王禹偁称赏。复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又为光禄寺丞。真宗即位,转著作佐郎﹑通判泰州,未行,命为秘阁校理。受诏考校司天台职官,定州县职田条制。改太常丞,判登闻院。景德元年,判三司开拆司,改盐铁判官,拜龙图阁待制。二年,同知贡举。与刘承珪同领修《册府元龟》事。进右司谏﹑兵部员外郎。大中祥符元年,掌吏部铨选事。真宗封泰山,命纶同计度发运事,礼成,迁户部郎中﹑直昭文馆,奉诏同编《东封祥瑞封禅记》,又兼集贤殿修撰。三年,擢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徙扬﹑徐州。八年,授左谏议大夫。代还,复知青州,徙郓州。贬岳州团练副使,易和州。天禧四年,改保静军副使,分司南京。五年卒,年六十八。天圣中,其子献遗集,诏赠左谏议大夫。著有文集二十卷,又集前后奏议论策,别为《论思集》十卷,均已佚。《全宋诗》卷七二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三六收其文八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四七﹑《宋史》卷三○六本传。(李文泽)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