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元阳 |
释义 | 李元阳 (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大理府太和(今大理)人。先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元时有任大理路主事者,因爱其地山水,遂留居于此。元阳家居点苍山十八溪中,号中溪。嘉靖元年(1522)举云贵乡试第二,五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谪分宜令,丁父艰归。服除,补知江阴县,有政绩,征授江西道御史,巡按关中。简放荆州知府,以丁外艰,去任归里,不复出。家居二十余年,卒于万历八年(1580)十月二十日,年八十四。平生究心理学与释典。理学本于复性自明之说,著有《心性图说》,与陆学相近。又私淑阳明心学,所论与罗洪先等略同。尤以能诗文称。嘉靖初,杨慎谪滇,元阳与之交善,九年春邀慎游点苍山,十年春又与慎同游石宝山,皆有诗纪之。后元阳之婿吴懋将元阳与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庭禄﹑唐琦等称为“杨门六学士”。元阳著述有《中溪漫稿》﹑《艳雪台诗》等,由其子辑为《中溪汇稿》十卷,卒后巡抚刘维等刊,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称《中溪集》十卷,也此本也。万历刊本未见,近人《云南丛书》所辑《中溪家传汇稿》十卷(或题曰《李中溪先生全集》)实据之刊,诗四卷文六卷。杨慎《陶情乐府》收其佚曲二首,题为《与李翰林分咏风花雪月》,盖杨慎作《风》﹑《月》二首,元阳作《花》﹑《雪》二首。另,嘉靖二十一年曾与杨士云同修《大理府志》十卷;万历间继杨慎修成《云南通志》十八卷。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二录其诗十六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四篇。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〇录其诗一首。清袁文典等《明滇南诗略》卷五录其诗五十首﹑《滇南文略》录其文四十篇。清陈荣昌《滇诗拾遗》卷六录其诗二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六录其诗三首,按语云:“仁甫为‘杨门六子’之一,诗品在弘山(杨士云)﹑愈光(张含)之次。”近人李坤《滇诗拾遗补》卷二录其诗十首。近人李根源《永昌府文征》“文录”卷五录其文二篇﹑“诗录”卷七录其诗五首。生平见李选《中溪李公行状》(《中溪家传汇稿》卷首)﹑谢肇淛《滇录》卷六﹑《(乾隆)云南通志》卷二一之一。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