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曹寅
释义
曹寅

(1658—1712)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包衣,自署千山。其先为辽阳人。父玺,康熙元年特简为江宁织造,管理御用织物的生产及内廷供奉。曹寅于康熙二十九年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兼江宁织造;四十三年并与其妻兄李煦叠兼巡视两淮盐务,官至通政使。曹寅天资颖异,幼年随父居南京人文荟萃之地,其父常与名士来往,曹寅受到他们的点拨教诲,如周亮工即常将他抱置膝头,命他背诵古文,指摘句读,循循善诱。使曹寅自幼即具有初步文学修养,诗词皆有逸笔,文亦雅洁。稍长后即被召入宫作玄烨的伴读,后充侍卫,二十一岁任銮仪卫治仪正,追随皇帝左右。玄烨在平定三藩以后,改变高压为安抚政策以笼络江南地区的汉族知识分子。曹寅作为既有干练才能﹑又颇具文雅的心腹从禁中派往苏州,在景色秀丽的姑苏任职。结识了姜宸英﹑吴之振﹑叶燮﹑尤侗等文人,联诗赋词,捭阖古今。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时,曹寅又奉旨与江苏巡抚宋荦监修明陵,并笼络已被削职的洪昇﹑赵执信等文人,出力﹑资助刻印《全唐诗》﹑《佩文韵府》以及施闰章的《学余全集》﹑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使其后人感恩不已。曹寅一系列的交结﹑笼络士人﹑使恽寿平﹑毛奇龄﹑尤侗﹑朱彝尊﹑金埴等文学名士乐与交往,甚至明亡后数易其名﹑潜心著作的遗民钱澄之也愿与其交往。曹寅于是便成了玄烨在江南知识分子中的重要政治耳目。因而被授予通政使司通政使衔。曹寅能诗善文。填词﹑度曲皆工。自言其曲第一﹑词次之﹑诗又次之。然顾景星序其诗集,谓“其诗清深老成,锋颖芒角,篇必有法,语必有源”,杜岕则谓其诗才﹑识﹑学俱全,可比之为曹植。此外,毛际可﹑朱彝尊﹑姜宸英等对之均极推崇。其曲存世者有《北红拂记》﹑《表忠记》﹑《续琵琶》﹑《太平乐事》,诗文有其自编的《楝亭诗钞》八卷,词一卷,文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曾有《楝亭集》影印本行世。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李锴传附﹑《康熙江宁府志》卷一七﹑《雍正江都县志》卷一七,中华书局《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五卷(一九八八年初版)有《曹寅》专文。(吴正明)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