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彭辂
释义 彭辂

(1515-?)字子殷。浙江嘉兴府嘉兴人。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二十六年进士,除江西布政司照磨,转新淦知县,寻左迁应天府儒学教授。进南国子监博士,迁南刑部主事,三十六年以典察罢归。生性简傲,以词翰自许,少与王世贞交,后又遣二子至江西从汤显祖学。著述现存万历三十九年(1611)其子彭润宏刊本《冲溪先生集》二十二卷,有汤显祖《彭比部集序》及彭辂《诗集自序》﹑《文集自叙》,文末有彭润宏跋。内赋一卷,收赋三篇,诗七卷,收五七言古近体诗四百六十余首,后十四卷收各体文。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一三录其诗六首,“小传”谓“其诗工《选》体,五七言律浸淫唐人风致”。于乡与范言齐名,《槜李诗系》卷一二于范言小传中云:“范尚体裁,彭尚才藻,两家各负气不相下,而时论左袒于范。予特以诗较,则彭有高调,范稍柔脆矣。”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三录其诗二首,“诗话”谓其早慧,“于诗文不甚敦琢。其持论取法中唐,谓神在象外,象在言外,言在意外。然率矢口肆笔而成,颇类解大绅(解缙)﹑卞华伯(卞荣)一流,昔人所以有才多之憾也”。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据《明诗综》录其诗二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彭比部集》八卷,“提要”云:“焦竑称其于‘七子’盛时意气高简,不少贬以就俗,今观集中多与王世贞酬答之作,体格亦近‘七子’,竑所言不尽然也。”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九录其诗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六篇。《(雍正)浙江通志》及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均录其《烟雨楼赋》。生平见《(康熙)嘉兴府志》卷一四。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