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謇 |
释义 | 张謇 (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同治七年(1868),中秀才。光绪二年(1876),入庆军统领吴长庆幕,任文书,识袁世凯。十一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任江苏赣榆﹑崇明书院教习。二十年,赴京会试,取一甲一名进士,以状元入翰林院,授修撰。时中日甲午战起,力主抗战,上书斥李鸿章“主和误国”(《政闻录》)。二十一年,列名上海强学会。次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兴通州纱厂。旋主讲南京文正书院。二十四年,赴京补散馆试。二十八年后,创办通州师范﹑女子师范﹑盲哑学校﹑伶工学校,作校歌。三十年,为张之洞拟请立宪奏稿。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其与江﹑浙立宪派人士组织预备立宪公会。宣统元年(1909),任江苏谘议局议长,联合各省谘议局代表赴京请愿,召开国会。三年,与袁世凯密议应变。武昌起义爆发,与章太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后任熊希龄内阁农林﹑工商总长等职。1915年,辞职南归,于故里兴办实业及教育。五四时期,提倡尊孔读经。工诗文,曾师事张裕钊,受古文法。“为文彬雅有法,可蕲至于古人”(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本传)。著有《张季子文录》一九卷﹑《张季子诗录》一○卷,并著《政闻录》﹑《实业录》﹑《教育录》﹑《自治录》﹑《慈善录》﹑《专录》﹑《外录》等,合称《张季子九录》。又著有《张謇日记》﹑《张謇函稿》﹑《啬翁自订年谱》等。生平事迹见《啬翁自订年谱》﹑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卷四﹑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八等。(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