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甫谧 |
释义 | 皇甫谧 (215—282)魏﹑晋间隐士﹑学者﹑散文家。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累世富贵而其家贫。年十七,不好学,犹与中表梁柳等作兵家儿戏,游荡无度,或以为痴。母数责之,乃折节向学。以家贫,躬自耕作,然力学不怠,遂博综典籍。沉静寡欲,以著述为务。魏齐王芳正始末,得风痹之症,犹手不释卷,时人谓之“书淫”。魏末,郡召上计吏,举孝廉,相国司马昭辟,皆不应命。司马炎代魏,屡下诏辟之,又举贤良方正,乡亲劝其应命,谧作《释劝论》,又上疏,言辞切至。听之。又表陈武帝借书,武帝送一车(一作“二车”)与之。谧有羸疾,又服寒食散,燥热委顿,尝欲自杀而读书不怠。咸宁二年(276),诏征太子中庶子,又征议郎﹑著作郎,皆以疾笃固辞。作《笃终》,命薄葬,随葬唯《孝经》一卷。太康三年(282),卒。年六十八。 谧隐居不仕而有重名于世。挚虞尝师事之,又为左思《三都赋》作序。著作甚富。有《帝王世纪》十卷,上起三皇,下迄汉魏,然所釆史料多无稽征,书佚,有宋翔凤辑本,钱保塘续补。《年历》六卷,佚,类书中存残文。《高士传》六卷,自序言甄釆“自尧至魏九十余人”,今本三卷,已窜乱非原本之旧,有《汉魏丛书》﹑《四部备要》本。《逸士传》一卷,佚。《三国志》裴注﹑《文选》善注数引之。《玄晏春秋》三卷,佚,据今存佚文,似近后世自作年谱之类,有张澍辑本。此外尚有《列女传》﹑《朔气长历》﹑《鬼谷子注》﹑《论寒食散方》等。本传记谧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有集二卷,今存文十三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残篇二,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