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皮锡瑞
释义
皮锡瑞

(1850—1908)字鹿门,一字麓云,以其居曰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光绪八年(1882)举人。三应礼部试,皆报罢,遂潜心讲学著书。光绪十六年主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旋应江西学使龙湛霖之招游南昌。十八年,移主南昌经训书院,以经史词章诏士,不课八股。甲午战后,马关订约,深忧时局,极言变法之不可缓。二十四年正月,湖南设南学会,留其居湘,延任学长,主讲学术,开讲三月,有讲义凡十七篇,刊《湘报》中。因守旧派肆意诋毁,四月仍赴江西主经训书院讲席。及政变作,江西某御史弹劾,谓其附和康梁,奉诏编管,革去举人,三年后始开复。光绪二十八年,被聘创办湖南善化小学堂,留湖南讲学,任长沙府中学堂讲席等。其少时,笃志为词章,与王闿运子伯亮﹑女夫邓幼弥辈唱和,尤喜为骈文。年既壮,读金鹗《求古录》,乃慨然有志于经,始治《尚书》,遂以名家,汤志钧有论曰:“皮锡瑞,经今文学家也。经今文学,‘所贵在微言大义’,尤助康﹑梁改制之说。然而皮锡瑞与康有为亦有殊异,盖有为‘通经致用’,援饰经说,倡言维新;而锡瑞则笃守今文家法,主王制,以易﹑礼为孔子所作,门户森然,堪称晚清之经学大师。”一生著述丰富,有《经学通论》五卷,《经学历史》,《今文尚书考证》三○卷,《师伏堂词》,《师伏堂诗草》六卷,《师伏堂骈文》六卷等二十余种,其中大部分辑印为《师伏堂丛书》及《皮氏八种》。生平事迹见皮名振著《皮鹿门年谱》,又见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编《皮锡瑞》,支伟成《皮锡瑞传》(《碑传集补》卷四一)。(连燕堂)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