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自申 |
释义 | 丁自申 (1526-1583)字明岳,号槐江。福建泉州府晋江(今泉州)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明年进士,授南工部营缮司主事。三十七年进虞衡司郎中,简放四川顺庆知府,四十四年调梧州知府,因母丧归。服阕,以飞语落职。性伉直,不协于上官,惟嗜书,尤喜购异书,至数万卷,名其堂曰“希邺”,归后日取藏书读之,自得其乐。卒于万历十一年(1583)六月,年五十八。是时,论文者多崇尚秦汉﹑鄙薄唐宋,而自申持别调,谓“文之高下,因人而异,不独于时为然”(《与王九难郎中》),因辑《古文披玉编》。所著有《三陵稿》,系其官顺庆时所编,以“集成于嘉陵,金陵﹑温陵,概所履也”而命名,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十卷,现存明抄本九卷﹑近人抄本十四卷。其回乡闲居时,又整理箧中散稿,复成《三陵续稿》三卷,亦存近人抄本。以文著。清黄宗羲《明文海》收其文《希邺堂记》等十二篇,评语云:“其《三陵稿》文和绥纡徐,得欧之神,万历间名家也。”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二五录其诗二首。生平见李廷机《丁公暨配张氏墓志铭》(《李文节公集》卷二〇)﹑黄凤翔《丁公墓表》(《田亭草》卷一七》﹑《(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八。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