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性 |
释义 | 韩性 (1266——1341)字明善,绍兴(今属浙江)人。宋名臣韩琦的后裔,祖籍安阳(今属河南),北宋末年徙居江南。七岁读书,日记万言;九岁通经。成年时,博览群籍,尤长于性理之说。在家乡享有清誉,连童稚仆役都称他为“韩先生”。受业四方学子接踵而至。前辈遗老如王应麟﹑戴表元都折行辈与其交往。同里唐珏(即为南宋诸帝收拾遗骨者)﹑王易简﹑吕同老等,和他关系密切,每值风日晴美,或是一同挟策云门禹穴,或是相与榜舟若邪溪﹑镜湖,逍遥容与,弥日忘返。延祐中荐为慈湖书院山长,他接受聘请,却不赴职。天历年间,权臣赵世延曾向朝廷举荐韩性,未果。十年后,门人李齐出任南台御史,再次举荐,但韩性已经去世。死后,赐谥庄节先生。是学者﹑隐士中重要的诗文家。有诗文集《五云漫稿》十二卷,但罕见流传。《元诗选·二集》,选入韩性诗二十三首。其诗在《诗渊》与《永乐大典》等书中保存二百七十馀首;《全元文》(第二十四册)编入其文二十四篇。所著《礼记说》四卷,《诗释音》一卷,《书辨疑》一卷,《绍兴府志》八卷等,均佚。仅《永乐大典》残帙中有《绍兴府志》佚文三十六条。生平事迹见黄溍撰墓志铭(《黄金华集》卷三二)﹑《元史》卷一九○﹑《新元史》卷二三五﹑《宋元学案》卷六四﹑《元诗选·二集》小传。(杨镰)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