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祖谦 |
释义 | 吕祖谦 (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家有中原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张栻﹑朱熹游,其学益精。以荫补官,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除秘书省正字。淳熙元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与朱熹﹑陆九渊会于鹅湖。三年,召除秘省郎,修《徽宗皇帝实录》,奉旨校正《圣宋文海》。五年,迁著作佐郎,兼史职,兼礼部郎官,迁著作郎。六年,缴进《文海》,以“采摭精详,有益治道”,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淳熙八年卒,年四十五。谥曰成。在理学上,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主张“明理躬行”,反对空谈性理,开浙东学派先声,学者称东莱先生。在文学上也与重道轻文的理学家不同,力求融合道学与辞章之学。“祖谦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所著《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人研究《诗经》的力作,可与朱熹《诗集传》媲美。奉命编纂的《宋朝文鉴》一百五十卷,收北宋诗文作者二百馀人,作品二千一百馀篇,选文兼重实用与文彩,不因人废言。又编《古文关键》,圈点评注,对古文的体格﹑源流﹑命意﹑结构﹑句法﹑字法,多有阐释。所作诗文豪迈骏发,无语录体之习。议论闳肆雄辩,笔锋犀利,叙事之文条理井然,语言清丽,如《白鹿洞书院记》﹑《馆职策》等。存诗不多,而《西兴道中》﹑《野步》﹑《春日绝句》等小诗亦颇有情致。一生著述甚富,除上述外还有《周易本义》﹑《东莱书说》﹑《左氏传说》﹑《春秋集解》﹑《东莱左氏博议》﹑《历代制度详说》﹑《周仪外传》等十多种,并与朱熹合撰《近思录》。其诗文集通称《东莱吕太史文集》四十卷,有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续金华丛书》本。《全宋诗》卷二五二二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五八六七至五八九九收其文三十三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三四本传和《东莱集》所附《年谱》。(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