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在晋 |
释义 | 王在晋 (1564-1643)字明初,号岵云。原籍大名府濬县(今河南浚县),侨寓南直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遂入籍。万历十三年(1585)应天乡试中举,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工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福建按察佥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进河道总督,又以兵部左侍郎署部事。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朝廷大震,天启二年(1622)三月以王在晋代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在晋提出“抚虏﹑堵隘”及扩军备﹑固守山海关之方略。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赴山海关,回京后,面奏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八月改在晋为南兵部尚书,五年转南吏部尚书,告归。崇祯初召为刑部尚书,就改兵部,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乡。十六年(1643)卒,年八十。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龙沙会草》又《越镌》二十一卷又《楚编续集》十卷又《兰江集》二十二卷又《辽海集》二卷又《西湖小草》十卷。现存万历二十八年序刊本《兰江集》二十二卷,前八卷收诗八百首,次十二卷收各体文;卷二一﹑二二又题为《楚篇》,卷二一收诗一百三十余首,卷二二收序﹑记等文七篇。又万历三十九年刊《越镌》二十一卷,诗赋三卷,收赋二﹑诗二百十二首,文十八卷,有黄汝亨﹑朱国祯﹑陈懿典序。又有天启刊本《石渠阁类次王岵云先生集》四十卷(刘钟英等辑)。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另著录其《海防纂要》十三卷﹑《两山崇祀录》一卷﹑《历代山陵考》二卷《明朝山陵考》二卷﹑《通漕类编》九卷,均存明刊本。又有清抄本《三朝辽事实录》十七卷《总略》一卷。另有各种疏稿计二十余卷载于《千顷堂书目》,《平辽纪要》﹑《平辽续集》见于清代禁书目录。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七录其诗一首。清王宝仁《娄水文征》卷三四录其文三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七录其诗三首。生平见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五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