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用贤 |
释义 | 赵用贤 (1535-1596)字汝师,号定宇。南直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万历六年(1578)疏论张居正父丧夺情,与吴中行同被廷杖,斥为民。居正卒,复故官,迁司经局洗马,历国子监司业,迁右春坊右庶子。十五年,以詹事府少詹事管南国子监祭酒事,明年,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十九年,召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二十一年,改吏部左侍郎,罢归。二十四年三月十五卒,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文毅。平生以经济自负,又崇阳明之学及李贽之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家富藏书,疆学好问,老而弥笃。诗文名于一时,王世贞曾将其与王行﹑石星﹑黎民表﹑朱多煃列为“续五子”(《弇州四部稿》卷一四),又列其为“末五子”之首,名在李维桢﹑魏允中﹑屠隆﹑胡应麟之上(《弇州四部稿续稿》卷三)。钱谦益谓其“为文章博达详赡。少年颇訾謷弇州(王世贞),晚而北面称弟子”(《列朝诗集“小传”》)。实世贞以后文坛诸人已倡新变,用贤论诗即提出“师心独运”(《答吴明卿》),又云“声诗之道,其本在性情”(《吴少卿续诗集序》),所作亦不再全袭复古格调之旧路。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奏议》一卷《文集》三十卷《诗》六卷。现存万历四十六年其子赵琦美﹑赵隆美辑刻《松石斋集》三十六卷,邹元标序,文三十卷(内奏疏五卷),诗六卷(收诗近三百首附词一首﹑铭一首﹑赞八首)。是集又有崇祯九年(1636)其孙赵士履重修本﹑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常熟赵氏承启堂重刊本。又曾与朱长春等评《管子》二十四卷,有万历四十八年套印本。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七录其诗一首。清邵伯英《海虞文征》录其文十四篇﹑诗一首。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常熟赵氏承启堂《浚仪世集》录其诗六十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五录其诗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一篇。生平见瞿汝稷《定宇赵公行状》(《瞿冏卿集》卷一〇)﹑钱谦益《赵公神道碑铭》(《牧斋初学集》卷六二)﹑冯复京《常熟先贤事略》卷九﹑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九。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