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定之
释义 刘定之

(1409-1469)字主静,号呆斋。江西吉安府永新人。宣德十年(1435)领乡荐,明年正统元年(1436)第三人进士及第,授编修,升侍讲。景泰三年(1452)迁司经局洗马,七年进右春坊右庶子。英宗初改通政司左参议,晋翰林学士,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成化二年(1466)入内阁,预机务,三年迁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四年晋礼部左侍郎,五年(1469)八月十日卒于官,年六十一,赠尚书,谥文安。为人谦恭质直,以博雅称。所著遍涉经﹑史及文学。著述先有弘正间新安刘稼卢州刻本《呆斋存稿》二十四卷;又有万历二十二年(1594)杨一桂重刻补修本《呆斋前稿》十六卷《存稿》十卷《续稿》五卷《刘文安公呆斋先生策略》十卷《年谱》一卷。以清咸丰三年(1853)刻《刘文安公全集》收罗最全,内《文集》十五卷《诗集》六卷《宋史论》三卷《呆斋先生策略》十卷《易经图释》十卷《易传撮要》一卷《年谱》一卷。所著自举业程试﹑讲章﹑奏疏﹑代言以至著述﹑赋咏﹑应答之作皆收罗于内。集有李东阳序,其文也濡染台阁之习。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篇,卷一一〇评语云:“呆斋以渊博之学﹑英敏之才发为文章。未尝为文必先博而后约,若名锻字炼,探之而有穷,取之而复余者,不过为孤峰绝涧而止,乌足以成其大哉。”清应麟《江右古文选》卷二〇录其文三篇。诗则偶为之,李东阳《麓堂诗话》谓其“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如《英庙挽歌》﹑《石钟山歌》等篇,皆可传诵。”安磐《颐山诗话》云:“刘呆斋以渊博之学,英敏之才,发为文章,抑扬辩博,名盖一时。独于韵语,若未解然者。世固有诗不如文,如韩退之﹑苏子瞻﹑曾子固者,特其声响格调之间差弱耳,未甚相远也。呆斋往往多累句﹑俗语,与其文若出二手,丘琼台(丘濬)亦然。”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六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〇录其诗一首。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〇录其诗七首。清尹继隆《永新诗征》卷六录其诗二十九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一六录其诗三首,生平见彭时《刘公定之神道碑》(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三)﹑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七六。清刘作樑有《吴齐公年谱》(清刻《刘文安公策略》附)。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