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郭嵩焘
释义
郭嵩焘

(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斋名养知书屋,故称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自幼端悫,有成人之度”(王先谦《兵部左侍郎郭公神道碑》)。稍长,游学湖南岳麓书院,与曾国藩﹑刘蓉等友善,以文字相切磋。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二十七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丁忧归里。咸丰二年(1852),协同曾国藩办团练,被派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七年,江西围解论功,授编修,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九年,随僧格林沁办理天津海防,赏花翎,命赴山东海口察办税务,引疾归。同治元年(1862),特授苏松粮储道,擢两淮盐运使。二年,赏三品顶戴,署广东巡抚。五年,解任。光绪元年(1875),授福建按察使。寻命以侍郎候补。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充任驻英国大臣。两年后,复任驻法国使臣,补兵部左侍郎。归国抵沪,谢病归里,主讲城南书院,兼辟思贤讲舍,以启迪后进为己任。十七年,病殁。张舜徽云:“嵩焘为学,以宋儒义理植其基,进而讲求经世致用之古文”(《清人文集别录·养知书屋文集》)。其为文,“质实拗峭,纡徐平淡,体洁词简,而用意包举无遗。公牍亦洋洋洒洒,溯源竟委,周极利弊”(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本传)。诗则“奇恣而不器,和雅而不纤,脱尽明以下诗人习气”(同上)。著有《养知书屋文集》二八卷﹑《诗集》一五卷﹑《奏疏》一二卷﹑《礼记质疑》四九卷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六﹑王先谦《兵部左侍郎郭公神道碑》﹑缪荃孙《书郭筠仙侍郎事》(《续碑传集》卷一五)﹑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一一等。(牛仰山)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6: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