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释成鹫 |
释义 | 释成鹫 (1636—1707以后)本名方颛恺,字麟趾。披剃于本师石洞禅师,取释名成鹫后,字迹删,号东樵山人,广东番禺人。明诸生。其父为举人,后隐居教授,学者称学宋先生。成鹫与陶环﹑何绛等熟于海上﹑奉永历正朔者结为生死之交,尝渡江至澳门﹑琼州,踪迹突兀,实有所图。陈恭尹居西樵,成鹫自号东樵,若与之抗。恭尹没后,成鹫为文祭之。与屈大均﹑梁佩兰皆有唱酬。其文尽情发泄,不拘守八家准绳,颇有似《庄子》处。诗亦快吐胸臆,不作禅语,无雕琢摹仿之习,仍是经生面目。沧桑之际,粤中人士多从彼教游。著有《咸涉堂诗集》一八卷《文集》二五卷。生平事迹见《清诗纪事初编》。(吴正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