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袠 |
释义 | 袁袠 (1502-1547)字永之,号胥台。南直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袁衮之弟。生于弘治十五年(1502)十月二十六。嘉靖四年(1525)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进士,二甲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六年遇例裁抑,授刑部主事。九年改兵部武选主事,以兵部失火,下诏狱,编戍湖州,遇赦归。十九年诏复南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二十年出为广西提学佥事,二十二年移疾归。归后读书横山别业,二十六年六月十三卒,年四十六。少以能诗称,所作为李梦阳所赏。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皇明献实》二十卷﹑《岁时记》一卷﹑《吴中先贤传》十卷﹑《袁永之集》二十卷。《袁永之集》二十卷为其别集,袁袠生前手校,已刻十之六,卒后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续刻成,董宜阳等序,内诗十卷﹑文十卷,今存;后又有万历十二年(1584)衡藩重刊本,改题《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系袁袠甥张炳忠任衡藩司理时重校勘行,亦存。所著《皇明献实》有明叠翠山房抄本三十九卷,又有明抄本四十卷,另有有《世纬》一卷被《四库全书》儒家类所收。嘉靖刊《(和倪瓒)江南春词集》录其所作[江南春]词三首。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诗一百二十余首为《袁学宪集》。顾起纶《国雅》卷九录其诗八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八录其诗十八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十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录其诗十九首,“诗话”云:“永之诗品,在后冈(陈后冈)之上,足与吾乡渐山(屠应埈)方驾……今读《胥台集》,多中岁之诗,宜其声既清会,辞亦藻拔也。”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四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三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胥台集》二十卷,“提要”云:“诗不失体格,而时乏坚苍;文亦俊爽,而酝酿未免少薄。”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六录其诗十五首,按云:“永之诗雄词快句,下笔凌厉,而直易之篇,伤于易尽,无复顿挫含蓄之妙。惟五律独多合作。”近人汪正石《木渎诗存》卷一录其诗八首。近人赵尊岳《明词汇刊》辑录《袁礼部词》。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六篇。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外集卷一〇录其《远游赋》一篇。生平见袁尊尼《先父行状》(《袁永之集》卷首)﹑文徵明《袁君墓志铭》(《莆田集》卷三三)﹑吴维岳《胥台先生传》(《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卷首)﹑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七﹑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