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老子
释义
老子

春秋思想家﹑散文家。姓李,名耳,字聃,一曰字伯阳。或曰老子即太史儋,或曰即老莱子,或曰先秦无李姓,老子即姓老名聃。唐代尊奉为玄元皇帝。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老子时代﹑姓名已存异说,后人考辨其人其事,多难视为定论。惟诸家多以老子早于孔子,为周柱下史,掌图籍。孔子适周,往问礼,老子告以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退而谓弟子,“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言其深不可测。后见周室之衰,乃去。至关,关令强其著书,乃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不知所终。

五千言后人习称《道德经》,亦称《老子》。分上下篇八十一章,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则先《德经》而后《道经》。近世学者,或以此书为老子自作,或以为非老子自作而成于战国。其书大旨主“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蕴辩证对立转化之理。其文辞约而义深,用韵,读之如哲理散文诗。

《老子》注本多达数百种,《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可视为最早之笺释阐述。河上公注二卷,《隋书·经籍志》以为作于西汉,《四库全书总目》以为“详其辞旨,不类汉人,殆道流之所依托”。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二卷,发挥玄理,最为通行。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今人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后来居上,各有所长,可备参考。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