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程颂藩 |
释义 | 程颂藩 (1852—1888)字伯翰,号叶庵。湖南宁乡人。父荣寿,官贵西兵备道﹑大定知府。少从父学。初于文艺用力至深,词翰流美,早负才名。后乃潜心宋儒义理之学,尤得力于清初李光地之书,精研三礼,兼通音韵训诂,旁逮舆地﹑掌故。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次年朝考,得授七品小京官,分户部。后南归,侍祖母,居乡六年,与欧阳中鹄﹑皮锡瑞等切劘经学。光绪五年(1879)赴都,升户部主事。卒于京,年三十七。擅书法,自为一体,时人颇重之。其论文,以为“文之气象,不可伪为,其平易近人﹑言之亲切有味者,必其反身修德,而血气已平者”(程颂万《程伯翰先生行状》)。故所为文,多持理平实,而议论明快,于当时士习文风,颇致婉讽。其诗“初效选体,后乃浸淫杜﹑韩,气体凝重,才思内蕴”(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梁鼎芬尝称其“根柢深醇,华实并茂”(陈衍《石遗室诗话》),与其弟程颂万风格不同。所著辑为《程翰伯先生遗集》一○卷,前七卷为各体文及家书,卷八为杂著日记,末二卷为古今体诗。生平见程颂万《程翰伯先生行状》(《碑传集三编》卷三九)。(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