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曹伯启
释义
曹伯启

(1255——1333)字士开,济宁砀山(今属安徽)人。早年求学于东平府学,师从李谦。至元中,为兰溪主簿,善决疑狱,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侍中,擢拜西台御史,改都事。延祐元年(1314),升内台都事,迁刑部侍郎,出为真定路总管。五年,迁司农丞,寻拜南台治书侍御史,俄去位。英宗立,召拜山北廉访使,俄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除浙西廉访使。泰定初北归,再召不赴。至顺四年(1333)卒,年七十九,谥文贞。伯启性庄严,奉身清约。欧阳玄对他的诗评价颇高,认为他“思致敏赡,襟韵朗夷。临文抒志,造次天成”。其诗流畅平易,娴雅平和,能直抒胸臆。诗中常有对仕宦的感慨,如“寒暑相催犹可避,稻粱虽好不宜贪”(《咏雁》)。对元代“纷纷盗贼成渊薮”以及“终岁耕耘竟何有”的现实也有所反映。他的诗以七律为高,构思新颖,如《夜雨》﹑《陪诸公杖履登梁王吹台悠悠悼古之情不能自已呈孟子周子文二友》。他的一些具有哲理的警句曾为《元诗选·初集》所摘,如“积水不胜流水碧,远山翻比近山青”﹑“立谈千古意,坐占一生间”等。其五古则有冗沓之病。伯启又能词,今存词三十馀首,多写人生感慨。著有《曹文贞公诗集》十卷(一本作《汉泉漫稿》五卷,不全)。生平事迹见曹鉴《……谥文贞曹公神道碑铭》(《曹文贞公诗集》后录)﹑赵楷《文贞公哀辞》(同上)﹑《(至正)金陵新志》卷六﹑《元史》卷一七六﹑《新元史》卷二○二。(史铁良)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