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若虚
释义
王若虚

(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属河北)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累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后为著作佐郎。正大初,预修《宣宗实录》,书成,迁平凉府判官。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金亡,北归真定。幼颖悟,少日师其舅周昂,及古文家刘中,得其议论及作文要领。博闻强记,诵古诗至万馀首。精于经学﹑史学﹑文学,独步当时,元好问慨叹:“自从之没,经学﹑史学﹑文章人物,公论遂绝,不知承平百年之后,当复有斯人也不!”(《中州集》卷六)又称其:“学无不通,而不为章句所困。”“经解不善张九成,史例不取宋子京,诗不爱黄鲁直。著论评之,凡数百条,世以刘子玄《史通》比之。”“文以欧﹑苏为正脉,诗学白乐天,作虽不多,而颇能似之。”(《内翰王公墓表》,《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九)李治称:“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识明而远。”(《滹南遗老集序》)王鹗言其:“主文盟几三十年,出入经传,手未尝释卷。为文不事雕琢,唯求当理,尤不喜四六。其主持明节,区别是非,古人不贷也。”(《滹南遗老集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七《滹南遗老集》提要云:“金元之际征实之学,实无出若虚右者。其论文宗苏轼,而不取韩愈;论诗宗杜甫,而不取黄庭坚。”《金诗选》选其《题渊明归去来图五首》(录四),云:“从之诗多寒饿之音,牢骚怫郁,苦少蕴藉,故独录此。”若虚为重要文论家,《滹南遗老集》有《文辨》四卷,《诗话》三卷,批判当时斗靡夸多﹑务奇求险之倾向,颇多精辟之见。所著《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有《四库全书》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丛刊》本等。民国孙德谦辑有《滹南遗老集补遗》一卷,载《金源七家文集补遗》。《滹南诗话》单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龙威秘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另有《慵夫集》若干卷,《章宗实录》,《宣宗实录》,均佚。《中州集》卷六录其诗三十八首,《全金诗》卷一九增补二首,《金文最》收其文共三十九篇。生平事迹见《金史》卷一二六﹑《大金国志》卷二九﹑《中州集》卷六﹑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九)﹑《归潜志》卷八。(查洪德)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49:56